科研兴校
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兴校>正文

科研平台-动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宜宾市重点实验室

【 发布日期:2023年12月28日 点击:次】

动物多样性与生态保育宜宾市重点实验室依托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建立,致力于长江上游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屏障建设,以爬行动物(蛇和蜥蜴)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长江上游动物资源挖掘”、“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及家畜动物疫病检测与防控”三个方向。目前重点实验室有科研人员24人,其中博士20人、硕士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3人。建设有高标准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动物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按BSL-2实验室设计)、动物标本室(两栖爬行动物馆藏标本9000余号)等16个各类型的专业实验室和馆藏室,可使用面积达2560m2;另已规划建设500 m2的“川南生态科普馆”,拟申报省级科普教育基地。

科研成果丰硕。近年来,重点实验室先后获得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教育部及四川省科技厅等各级各类项目40余项;目前在研国家自科基金2项、科技部重大课题(专项)子课题3项、省部级项目4项;先后在Molecular EcologyJournal of Biogeography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等生物学主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1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出版论著6部,研究成果“横断山及邻近地区蛇类多样性研究与保护”获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育人成绩显著。实验室坚持科研促教学,坚持“科研促人才培养”。实验室科研氛围浓郁,建有“爬行动物行为学研究”、“蛇类分类学研究”、“鸟类生态学研究”、“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等多个科技创新小组,参与学生近百余人。育人成果显著,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先后在“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四川省大学生物与环境创新大赛”等竞赛多次获奖;自2011年以来,实验室先后有60余人考入中国科学院、四川大学等国内知名研究机构和高校深造。

对外交流广泛。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班戈大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多个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地方保护区合作,近些年来,先后与辽宁大连老铁山-蛇岛自然保护区、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在辽宁老铁山-蛇岛自然保护区建立了“蛇岛蝮行为学研究基地”。

服务地方成效显著。2012年开始,重点实验室先后参与“四川绿盾森林资源司法鉴定中心”、“四川川南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的野生动物司法鉴定工作,参与案件近100余起,为打击捕杀、贩卖和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作出了积极的努力;此外,重点实验室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先后与宜宾五粮液机场、泸州云龙机场签订合作协议,就机场鸟撞风险评估、鸟撞残留物检测、鸟撞防控措施制定等方面献策献力。

undefined

图1 出版的《中国蝮蛇》论著

undefined

图2 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undefined

图3 2017年美国科学院院士D.Hillis访问实验室

undefined

图4 参与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

上一条:科研平台-四川省法律援助研究所
下一条:科研平台-宜宾市专家工作站